![]()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我与工笔花鸟画 ——在笔墨间追寻心之所向 时间:2025-8-8 17:07:10 点击次数:5
我与工笔花鸟画 ——在笔墨间追寻心之所向
文/ 田希丰 与工笔花鸟画相伴数十载,于我而言,这门艺术早已不是单纯的技艺施展,更像是一场与自然对话、与心灵相融的修行。中国工笔花鸟画之所以在世界上能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正因它兼具雅俗共赏的亲和力与美意吉祥的生命力。但要真正画好它,从来不是易事。 我常想,工笔花鸟画的精髓,首先藏在“心”里。画者得有平和的心态,耐得住寂寞——那些伏案勾线、层层渲染的日夜,若少了这份沉静,笔下的花鸟便难有灵气。更重要的是,要扎根自然。我始终坚信,写生是画家的生命,创作是画家的根本。年轻时插队,果园里的苹果花、梨花总在风中摇曳出不同姿态,我便日日蹲在树下观察,从花瓣的舒展到花蕊的细微纹路,都刻进心里。后来走南闯北,山川里的杜鹃、荷塘中的蜻蜓,都是我的老师。不写生,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画出来的花鸟不过是刻板的模仿,何来生动感人? 在艺术追求上,我始终向着“四美”而行:自然美、意境美、格调美、视觉美。我偏爱清雅明快、靓丽祥和的画风,总想着让笔下的花鸟“说话”——牡丹不仅要画出雍容,更要透出向上的生机;荷花不止是形态清丽,更要传递出不染尘埃的品格。这便是以物写情、借物抒情吧。每一笔勾勒、每一层设色,我都苛求精益求精,像农民侍弄庄稼那样,一年四季不敢懈怠。有人说工笔繁琐,我却觉得,正是这份“一丝不苟”,才能让情感慢慢渗透进宣纸,让观者在画前感受到赏心悦目,甚至心旷神怡。 常有人问我,画工笔最需什么?我想,悟性与想象力缺一不可。缺了悟性,便只能在前辈的影子里打转,难有突破;少了想象力,画得再精细,也不过是生物挂图,枯燥乏味。但悟性从不是凭空而来,它更属于勤于思考的人——对着一朵花发呆时,想想它在风雨中的模样;画一只鸟时,琢磨它振翅欲飞的瞬间。画之妙道,终究是神采为上。能品求技,精品求韵,神品求魂,若不在画中注入诗意与情感,不懂取舍夸张,再细致也失了灵魂。 这些年,我总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自勉。画画如做人,心不静,笔就不稳;人不实,画就浮。我信奉天道酬勤,更向往真、善、美——对自然保持真,对艺术坚守善,最终才能在画中呈现美。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自信、悟性与勤奋相伴。 如今,看着案头那些画了一半的荷花,仍觉得自己像个初学画的少年,对工笔花鸟画的热爱丝毫未减。或许,这就是艺术的魔力:它让你在笔墨间沉淀,在花鸟中看见自己,最终明白,所谓修行,不过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作画,一生与美相伴罢了。 |
|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