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艺术家 > 画家张轶凡简介 |
画家张轶凡简介 |
|
|||||||
点击次数:73999次 添加时间:2017-3-20 20:09:21 来源:中国美术协会网 | ||||||||
画家张轶凡官方网站:http://zyf1917.caanet.com.cn 画家张轶凡 张轶凡,1931年生,中国著名国画大师、大千弟子;目前担任文化部老干部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国际书画家联合会艺术顾问、北京轶凡书画院院长、国际艺术家杂志主任编委等职。 张轶凡老先生出生于1917年,四川省汶川人,从小喜爱书法,于1939年末经青城山上清宫的冯道长引见, 拜见了一代宗师、画坛泰斗张大千先生,得受教益。 从此追随大千精神,刻苦磨练,遍历名山大川,几十年不断革新变法,晚年书画作品气势磅礴形成了独特风格。 早在1984年书画还未走向市场时张老先生的作品已摆放在王府井“北京画店”橱窗中。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老先生的作品已走出国门,受到日本、台湾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喜爱。 有一位日本学者特意让张老先生在木门板上作画,而后将“门板”运到日本去。 在1991年由台湾最早组织的赴台“中国当代百家书画名人展”中,老先生的名次排在李苦禅、 李可染、何镜涵、周怀民、马云涛、娄师白、高莽等人的后面,被评为“大师级”。 由于张老先生一生从教,学生众多,在1992年举办的“张轶凡个人书画展”中,杨成武将军亲自剪彩,美协书记王琦亲自题字,参观人数众多,影响很大,得到各界极高评价。 1997年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庆典活动中,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三峡画院”举办的《中国著名画家三峡美术作品展》中荣获最高“特别荣誉金奖”。同年“重庆直辖市”成立,老先生怀着对家乡人民的热爱,捐赠了60幅巨作,并由中央民革主席何鲁丽亲自剪彩,重庆直辖市领导亲自出席,电视台直播,并受到香港“大公报”、台湾“联合报”等重要媒体的关注。1998年应傅抱石女儿的邀请,被邀请到长江三峡豪华轮上与英国人边旅游边讲课,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 并于2001年由英国人特为老人在英国的博物馆举办了“张轶凡个人书画展”。 2003年受宝钢特邀与阿老、陈大章、张世简在钓鱼台国宾馆共同作画。 2004年受部队邀请到济南军区作画,博得军旅官兵一致好评。 87岁还爬上了泰山顶。 2005年张老先生关注中国少年儿童事业,为由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重要新闻媒体举办的“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捐赠书画。 与成龙、黎明等众多知名人士获奖,并授予“慈善之星”光荣称号。 2006年同年张老先生关注老年事业,并为“老龄委”直属的“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爱心护理工程”捐赠一幅“孝”字图,受到了社会好评, 并被”中国日报”用英文报道;新华社发“通稿”报导;人民日报的直属报刊也登载;老人的影响力之大难用言语表达。 2004年,他在“大千”先生晚年泼墨泼彩的基础上,再创作出“重彩泼墨”的巨幅佳作。 这对于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持的结晶。 在2006年11月由国务院领导、军旅书法家李铎、海外友人、国内各界知名人士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老年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参加的“轶凡书画艺术研讨会”成功举行、反响极大,全体与会者都为九十高龄的张老先生对艺术执著追求、弃而不舍、持之以恒,为中、外学生所想,为教授学生鞠躬尽瘁,生动、感人,二十年如一日,并在七十年绘画基础及一辈子丰富教学经验中总结发明了我国五千年山水画技法的基础上的一种新技法——叠斗 皴。
|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