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王宏江先生的国画作品,我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我为他画中所表现的顽强的生命力而感动,为他在画中表现得诚挚的热情而感动,为他在艺术上的执着追求而感动……总之,有太多太多让我感动的东西。
伟大的艺术家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我们很难用一个词、一句话来概括他的艺术风格,也很难预料下一个它会出什么颜色。他总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新奇的感觉。王宏江先生便是这样一位画家。
他通过线条和色彩等艺术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他的画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国画的写意特点及笔墨技法,又吸收了中国民间装饰画的表现艺术,还融合了西方现代派的艺术精华,具有浓厚的古典韵味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在作画技巧方面,他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给中国传统国画注入新的活力。
一、“境生于象外”的造境艺术
“境生于象外”是中国画坛关于意境论的一个重要论点。所谓“境生于象外”是说,“境”的创作离不开具体的物象,但具体的物象本身又不是“境”。 “境”是超越于画中具体物象之外的深层意蕴,它体现了画家对于宇宙人生的思考、理解和关怀。“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是中国艺术,特别是书画艺术的灵魂所在。因此,中国传统国画重在传神写意,不注重物象的形似。王宏江先生正是通过他笔下的艺术形象来体现它对宇宙生命自由解放意境的追求。例如他的《火红年代》,画的是一大片火红的高粱地,成熟的红高粱密密麻麻地生长着,仿佛一大片燃烧的火焰。旺盛的火焰腾腾而上,充满着奔放的激情和生命的活力。这让我想起了莫言的《红高粱》,都表现了生命的野性,表达了艺术家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和讴歌。高粱地上的杂草交错生长,交织成一片罗网。这片罗网象征着人与人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火热激情。在高粱地的上空,一群燕子疾速而飞,两翼伸张有力,而且朝着一个方向飞着。他们仿佛正在竞赛,又仿佛正朝着一个伟大的目标奋进。画家巧妙地把点、线、面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语言的魅力,使得整个画面错落有致、张弛有力。整幅画的意境就通过形与色的搭配、静与动的结合,浑然天成地表现出来了。通过这幅画,作家表达了他对顽强生命力的礼赞,对祖国繁荣奋发的向往。再如他的《胜似春光》,通过独特的艺术处理,,展示出“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空间,进而天线了作者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境生于象外”的造境艺术要求画家很好得处理虚与实的关系。《画鉴》中曾有一句关于虚实关系的名言:“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因此,虚实相生,以实衬虚,对于意境的创造非常重要,它能拓展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去思考画面的深层意蕴,从而与画家达成一种对话关系。王先生的画就很好地处理了虚与实的关系。如《杜甫赏月》,画家只为我们展现了诗人的模糊而落寞的侧影,却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幅画里的形象,如一轮新月、树木、江岸等,都只是一个符号,极其概括和抽象,得不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正如此时的杜甫。整幅画的意境清幽宁静,冷漠凄凉,画尽了千古落寞知识分子的心像。
二、构图大胆、巧妙,富于立体感。
中国传统国画意境深远,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但是立体感不是很强。而王宏江先生的画则克服了这方面的不足。他的画吸收了西方立体表现主义风格,再加上中国传统国画的皴染技巧,使得画面充满动感和层次感,生命的律动跃然纸上。
(一) 充满张力的线条艺术
王先生往往善于通过充满金石意味的线条来分隔画面,形成立体感。例如他的《荷花》图就是典型的例子。这幅画以强劲利落的线条为主,无论是粗大的花径,还是纤细的茎苇,或直立或斜伸,都那样的强劲有力,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连荷花的花瓣也以细笔勾勒出挺拔的尖角,使其充满外射的力度,表现了花朵绽放的生命活力。挺立的花茎与斜伸的草苇交织生长,使得画面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同样的情况在《连年有余》、《十里荷香》、《溢香清远》、《香飘万家》等画中表现突出。在这些画中,画家巧妙地运用了线条这种艺术语言,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二) 绚烂的色彩铺排
王先生还善于以色彩的渲染和搭配来表现画面的立体感。色彩在他的画笔下具有了生命的活力和艺术的灵性。他的画往往笔力雄浑厚重,色彩滋润,给人以踏实稳重之感。这既体现了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也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修养。例如他的《春意图》中,我们看不到具体的物象,看到的只有大块的深绿的彩墨。但从这挥洒的墨迹中,我们明显能够感受到画家挥洒墨迹时的酣畅和喜悦之感。也正是这大片的深绿色,使我们感受到了迎面扑来的浓浓春意。再如他的《蝴蝶兰》,描绘的是一丛傲然挺立的兰花,在寂静深幽的山林中自开自落。画家采用平面构图的方法表现的却是立体之美。这主要归功于画家把不同的色块组合而得的效果。叶子的深绿、花朵的幽蓝、花蕊的娇黄形成鲜明的对比,且呈现出层次之感,使画面丰富饱满。如《金秋》中,画家也是通过画面颜色的巧妙组合,表现了秋收时的喜悦祥和。再如《鸡冠花》一图,画家在颜色搭配方面更是大胆独特。依照传统的审美标准,人们都忌讳把红和绿搭配在一起。而画家却偏偏选择了大块的红和大块的绿。这种组合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冲击力,表现了画家对爱情永恒、真情不变的赞美。
二、艺术形象的巧妙组合
王先生在他的画中往往通过不同艺术形象的组合,表达某种深刻的寓意。例如他《福寿双全》通过寿桃、蝙蝠和铜钱的巧妙组合,来充分体现“福寿双全”的主题。《财源滚滚来》中,画家通过熊猫、铜钱(印章、墨圈)的巧妙组合,生动地表现了其主题,意蕴丰富,韵味十足。再如《三人行必有吾师》更是一幅集寓意和趣味于一体的妙画!这幅画构图新颖别致,极具创意。三个形似脚印的图形代表三人同行,既形象生动又寓意丰富。其中两个相对较高的脚印所代表的年轻人正相互作揖,彼此求教,一种温文儒雅之气跃然纸上。
三、民间绘画技巧的融入
王先生还在他的画中融入了民间绘画技巧和民间装饰画的风格,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例如《发财平安图》中的艺术形象—白菜和苹果—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水果,这种素材贴近生活,现实感强。画家依据民间喜好以谐音“财”,取“苹果”喻意“平安”,表达了老百姓渴望“平安发财”的意愿。苹果的鲜红和白菜的翠绿,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和视觉冲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如《福寿双全》也是用谐音的方法进行创作的。在民间文化中,“桃”代表“高寿”的含义;蝙蝠落在寿桃之上,充分体现了“福寿双全”的主题。而画面正中央的两枚小巧的铜钱,更增添了一层富贵之意。
他的山水画,以勾勒加泼彩,挥洒自如。他以超然于物外的自由心态,无所拘束地挥洒着笔墨,以表现他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表现他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和理解。
他的动物画,色调暖和,是将中国传统水墨及现代装饰,民间艺术和西方立体表现主义三种风格合而为一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传统水墨和民间艺术使画中的动物充满吉祥气息,而西方立体表现主义则使画面更加生动丰满。
总之,王先生的画,风格多样,韵味十足。
作者:黎珍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