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王晓峰/格物致知——当代中国画代表性画家30家线上艺术展 时间:2020-8-19 15:01:02 点击次数:9599
![]() 主办单位:北京观复美术院 承办单位:观复美术馆 学术主持:刘龙庭(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展标题字: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参展画家(按年龄排序): 李宝林 何韵兰 杨书华 王 涛 杨明义 赵绪成 卓鹤君 蔡 超 张会元 刘巨德 赵成民 谭全昌 朱道平 崔俊恒 丁成坤 王晓峰 刘文隆 顾利君 张乐毅 刘文清 袁 武 张和平 田 源 杜清波 张京城 阳满地 李 明 殷立宏 高 磊 段孝钢
前言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为探究事物原理,从中获取智慧。对于中国画而言,画家为物象传神,要忠实描写观察对象,穷尽物理,就首先必须“格物”,“格物”之后才能“致知”,这个“知”是物之体貌,也是画家心源所在。“格物”是面对自然和传统,有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表现,它不是为了刻画而刻画,而是讲求传神、富有生趣的表达。通过格物、致知、乃至进一步对生命与自然思考和体悟,从而在创作上达到传统、生活、心源三位一体,才能进入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有鉴于此,这次展览以“格物致知”为题,意在倡导艺术家在观察现实生活时,要有一种“格物”的意识和精神。在面对自然、客观事物的物情、物理和物态,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所得,把它提炼成绘画语言,最后使自己超越物理羁绊,超然于物象与自我形骸之外,达到内心的豁然贯通。
![]() 王晓峰,1951年生,浙江永康人,早年曾在广州美院国画系就读。现为中国美术协会会员,齐齐哈尔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齐齐哈尔市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获93/94届英国剑桥授予的世界名人证书,97届美国纽约授予的世界著名艺术家证书及2013美国加州众议院授予中美文化交流杰出贡献奖。 其国画作品曾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第九届全国美展、全国首届花鸟画展、中国画三百家画展、纪念“五•二三”讲话发表六十周年画展,全国美协会员二届、三届中国画精品展。获国际金奖三次、银奖一次,省金奖、银奖多次。1987年赴中国美术馆展览作品《春消息》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4年《春酣》作品被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先生收藏,2009年作品《苍松叠翠、碧水长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12年巨作《江山如此多娇》在上海展出后被宝龙集团收藏。 先后几十次在香港、日本、美国、台湾、杭州、广州、山东、湖州、无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个人画集多册。2007年被评选为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山水画家。 北方气息 南方抒情 ——关于王晓峰山水画艺术
认识王晓峰,缘于他的画。一幅《春山初醒》,万绿丛中、碧水泽畔,一群白鹭翩翩掠过,数只仙鹤依依相偎。浓浓的生机,呈现一派强烈的初春气息。晓峰的画,饱蘸对大自然的崇敬挚爱,对生命的讴歌赞美。
晓峰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生于南方,长于北方,近年活跃于珠三角。1997年以来,他已数次在珠三角的城市举行个人画展。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山明评论他的画说“既有北方的气息又有南方的抒情”。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也称赞晓峰的画“画面比较静,有一种安静的气息在里面。画面能保持一个朴素的原貌,见得不多。”晓峰的山水画大多不是泼墨那一类,而是把山石的肌理、山脉的走向描绘得清清楚楚,把树木的枝枝叶叶、建筑物的局势风格勾勒得一丝不苟。然而,他的作品并不显得拘谨。他常以恢宏的布局使画面开阔,以流水行云增强动感,而这些画作是颇费功夫的。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晓峰的画作用色浓重,布局丰满,而不似传统文人画那样在色彩上追求淡雅,在布局上追求空灵。试看《春雨一夜水争流》,一脉山水,两个人物,这是中国画传统内容,如何在这个内容上突破呢?晓峰力求色彩丰富,虽然整体上是冷调,但他让人物着上一袭红衣,让万绿丛中开出一片黄花,使效果趋于活泼,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当然,晓峰的画也有写意的。《黄山晨曦》中,山峦在画面下部,云海占据了大部分视野,画面效果极为开阔。《山魂》的主题是一座山峰,但却被画家安排在画面的左下方,背景巨大的山体被处理得十分朦胧,与前景浓墨重彩的山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很好地突出了“山魂”的主题。无论是用哪种表现形式,晓峰都着力再现自然山水那令人心醉的意境。 为了创作,晓峰踏遍了千山万水。当他背着画箱在山水间寻找理想中至纯至美的风景时,无疑是一种苦行。艺术需要献身精神,山水能陶冶人的灵魂。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晓峰选择了山水,就是选择了道德和智慧作为目标。这是画家的追求,也是作品的灵魂。当晓峰携着他的梦想跨过大河跃过小溪,我们祝愿他能捕捉到山水的灵魂,向人们奉献更多优秀的作品。 ![]() 《无尽江山画图中 》(尺寸:1440x150cm) 在这样一种审美语言中,画面在叙事中展开一种情境体验:树木、山峰与原野间形成紧密的节奏感,它们的关联不仅是体现在画面氛围中的远近与虚实之分,更为重要的是他把构思统一于有限的画面中,并依据这一设定的情景不断延展思绪与联想,传达出一种悠远的意境。所以,在王晓峰的画笔下,他时刻把握着一种由物象对比带来的精神内涵的呈现,在山与树的依存、树与原野的依托中,渺小与博大,实现了完美的互融后,也进而提升了一种澄明的幽密,在涤荡的物我交响中,过滤了琐碎与繁杂、苍白与喧嚣,只剩下一颗纯净的内心,安详地进入这片土地,一尘不染地安置着一种基于主体感怀的记忆。这些景致物象的合理构建流淌着心灵里最为初始的那份诉求,涌动一种自然而不造作的隽永与静美。 ![]() 《十里画屏》(尺寸:96X180cm) ![]() 《疏烟淡日》(尺寸:68X138cm) ![]() 《巴蜀人家》(尺寸:68X138cm) 王晓峰的山水作品不是模式化的,他既能描绘细致工整、繁杂微妙的山水主题,同时,也能利用笔墨的本体语言进行创新。在《伐歌出山》《溪山春晓》等作品中传达出的就是融合写意元素的风格特征。他充分利用了色与墨的对称、互补与冲染,将它们完整地交融在一起,墨中含色,色中蕴墨,以情绪般的体验,捕捉住了一份雾气萦绕的空蒙,开拓出一个浪漫深沉、极富想象的物象空间。而点缀其间的白色鸟群,渐行渐远,与画面中的黑色形成鲜明对比,以渺远的思绪、物化的距离,展现出一种初显于混沌天地间的微茫气象。 ![]() 《峡山雨后》(尺寸:68X138cm) ![]() 《松江之源》(尺寸:90X180cm) ![]() 《_青山高流水长》(尺寸:120X240cm) ![]() 《长白峡谷》(尺寸:90X180cm) 需要指出的是,在王晓峰的山水作品中,他所选择的精致带有了历史感的痕迹,有一种生命的持重感与力量。他不去关注风花雪月的往昔,只是将画面停留并定格在那些真正能打动人的,给人以震撼的意境中。他一直倾力探索表现的是山的沧桑与浑厚,而不是凄凉与悲壮。因而,他笔下的山水少了一份苦涩的经营,多了一份情感的执守。他把对家乡的眷恋、对故土的热爱,执著地付出,用厚重的生命力深化了作品的艺术情思与内涵。
作者:石生玺
![]() 《月是故乡明》(尺寸:120X180cm) ![]() 《东方红》(尺寸:68X138cm) ![]() 《祥云土地》(尺寸:170X170cm) ![]() 《甦醒》(尺寸:178X180cm) ![]() 《绿风》(尺寸:68X68cm) ![]()
《苏醒的山野》(尺寸:180X134cm)
![]()
《生息》(尺寸:90X96cm)
![]()
《森林之歌》(尺寸:120X120cm)
![]() 《春消息》(尺寸:68X68cm) ![]()
《金风初至》(尺寸:68X68cm)
![]()
《春风一夜》(尺寸:68X68cm)
![]()
《华夏之光》(尺寸:120X120cm)
![]()
《黄河之水天上来》(尺寸:145X360cm)
![]() 《深山处处有泉声尺寸》(尺寸:145X360cm) ![]() 《巍巍长白入画图》(尺寸:145X360cm) ![]()
《仙子临风》(尺寸:180X96cm)
![]()
《春山初醒》(尺寸:180X96cm)
![]()
《香格里拉》(尺寸:180X96cm)
|
|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