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古人的生活哲学 时间:2020-6-1 16:10:26 点击次数:13995
![]() 几千年来,中国的文人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诗赋文章、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清茶淳酒颇有讲究,或而山居小聚、或而庭前看花、或而街坊听曲,他们的居所往往还有一个很雅致的名称——文人空间。 ![]() 我们所谓的“文人空间”,其实是一个彻底浸透中国气韵的文化空间,大到结构与功能布局,小到一桌一椅一花一木,都通透的体现着传统文人一脉相承的处世哲学,韬养含蓄,文质彬彬,和而不同,禅思高远。 ![]() 明朱承爵在《存馀堂诗话》中也提到:“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同样,对于空间,意境也是一种形而上的境界,是整个空间在环境布局之上的、与人的精神对话和情思融通。 ![]() 山、水、琴、诗、书、画、香、酒、茶,这九样事物,给人稳定感,符合古器物沉穆、厚重的历史气质。观者心灵也随之沉静,极易致人宁和。一个文人所生活的空间里,有花、有茶、有香、有植栽、有书画、有雅翫,都是很自然的事,而因为对器物的美感的要求,还有文人对雅的追求,所以有些趣味与雅致的物件。 ![]() 清供之盛行,甚至成了书画、雕刻的一个重要题材,称作“清供图”。古人以正月初一为岁之朝,是日案头必定要有花果,便称作“岁朝清供”。岁朝清供常用水仙、佛手、梅花再加松枝,北方人最少见的是其中的佛手。既然称之清供,散发的香气一定都不是浓艳的,却并不代表暗淡,仍然是持久清雅的路数。 ![]() 古代的园林都是大官富商在隐退后,买地置房,大部分是官场失意,在小小园林中寻求一己之乐。而这一己之乐的实现,则需要一些隐逸的点缀,比如借助亭台楼阁、路廊岛桥、墙垣门窗、木石花草,通过聚隐透借,幽曲疏露的方法,利用有限的空间来表现出的山水文化。 ![]() ![]() ![]() ![]() ![]() 画家简介: ![]() 1954年生,山东成武人。《中外画刊》特聘画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刘万鸣工作室画家,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画艺术研究所山东部创作中心主任,东方墨宝研究院副院长,《东方墨宝》收藏报主编。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霍春阳、贾宝珉、史如源、张蒲生。 作品随中外书画交流团在日本、泰国、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国家贸易促进会进行艺术文化交流,并举办画展。 |
|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