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汪则成(汪则东):画出一片新天地 时间:2017-8-26 21:47:05 点击次数:3356
汪则东 陶瓷瓶内画 2008年05月20日 ![]() ![]() 对艺术陶瓷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陶瓷美术工作作者把立意好的装饰图案通过画笔与颜料绘制在白瓷胎表面的泥胎上,通过窑火煅烧来完成作品的最后一道工序. 而来自乐平市农家出身的汪则东却独皮辟蹊径地坚持用画笔在白瓷胎的里面绘画,而他却称自己是在画“内瓷画”,令人称奇不已。 汪则东26岁,一副老气且敦厚的脸孔很难使人想到他是“80”后的那一代。从9岁时,他就喜欢上了画画,常常拿着颜料笔随手涂画在墙壁上或地上,家中养的小鸡,小鸭和姐姐的书本上印制的好看画面都成了描摹的对象。 “其实,那几年都算不上是在学习绘画,反而像书在讨生活。直到有一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组织大学生下乡实践,大学生们在村里面办了个美术培训班,在墙壁上张贴了许多绘制得很漂亮的素描,水粉和国画,一下子吸引住了我的眼球,马上就报名参加了美术培训,那年我刚好15岁。”汪则东把这段经历告诉记者。 在美术培训学习,他最喜欢看大学生们画国画,一张白纸很快通过勾,擦,点,染等技法变成一块山石,一条河流和一处景点,最后加上题跛印章,完整的画面瞬间跃然纸上。“什么时候,我才能画出这么美的画呀!”他暗自感慨。 1997年。汪则东从乐平到景德镇求师学画瓷器,从打料勾勒线条等基本画瓷手法学起。为了能够早日出师学成一门手艺,他每伏案练习到深夜,天不亮又起床继续练习新的内容。 日月如梭,岁月蹉跎。他人显得越发老成,画艺也越来越老到。半年后,他开始在景德镇的一些瓷行中接活干,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绘瓷作画。 有一次,不经意间,汪则东观察到樟脑油瓶瓶口残留单位瓷料向下流动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如果能够把美丽的图案画在白瓷瓶内,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一种享受。也有朋友认为他这想法不现实:“瓶子口那么小,不像碗等大口的器物,在里面怎么能够运笔自如呢,那时一件很难的事情。” 但是,汪则东坚持自己的想法,从1999年开始,他在一些小酒杯,小碗,小罐的瓷胎里面绘画新彩山水画。面对这新的尝试画新的彩山水画。面对这新的尝试,他也碰到如何克服瓶颈的难题。如瓶颈部小,瓶肚却大,手伸不进出无法作画;瓶口太小,瓶内无法接受得到好光线。 为了解决这些物铁,他想到了一些方法,根据瓶子的高低大小,长宽圆瘦,制作不同规格的大小,长短,弯曲的料笔与彩笔,用以有适用不同器皿。 他对记者说:“到2002年,能够画100件大小的瓷瓶,2005年,能画150件200件的瓷瓶。最近,他在挑战一根瓶口径4厘米左右30件大小的瓷瓶。 在走上从艺之路后,汪则东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着自己的梦想,倾注着对人生,对艺术的热情和灵感 |
|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