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陈湘金 | 骨韵和天—千年古宣中国现代没骨画提名展 时间:2016-9-4 15:57:58 点击次数:4275
学术支持: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 (参展艺术家按年龄大小排序)
湘金的山水新格,以截图之法取其势,又以层林尽染的色彩调性成其气。他作山水用没骨画法,更多接受了来自现代没骨花鸟画法的启示,图形状物概以颜色染笔入画,隐没了线条、皴法等笔踪,以面代线,使笔法与墨法相浑融。藏笔藏墨,见形见色,这样画山水,前人偶用或兼用,专擅者并不多。
用没骨法画湘西的山水老屋,湘金选择了工笔没骨来表现,运用泼绘、冲染、撞色等技法,用以表现湘西的层林深秀,云霭迷朦的意蕴气象,别开生面。他笔下的崀山,有季候时序之分,也许是出于心绪偏好,画以蓝绿冷调和紫红暖调为主。蓝绿的调性,多写春夏崀山的灵秀和朴茂之气,如《春沐湘西》、《崀山碧韵》、《瑶岭春晨印春晖》、《清光朗照朦朦意》、《岁岁年年意绵绵》等等,大画小景都有。紫红温暖的调性,多为秋冬崀山的清朗和苍润之气。如《崀山迷幻》、《丹霞叠翠》、《崀山八角烟云》、《秋红叠壑瑞气凌云》、《霞光千万道,紫气自然来》、《秋色无限美》等等,巨幅小品皆是。这两类山水,“以色为上”,最能体现没骨泼彩水色交渗,墨色互融的特点。湘金作画的程序,展纸于前,先定调性,用色墨大面积泼写,分出主次,然后入笔收拾调整。春生夏长,满纸蓝绿,以间色为基调;秋收冬藏,万紫千红,是补色的基调。在传统工笔渲染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没骨画的渍染、点染、冲染和撞色、撞粉的技法,合成一纸幽玄蕴藉的意韵。这种明丽而不俗媚,璀璨而不失温润的光色气氛,所发散的现代人文气息已非表现“山林气”的文人水墨山水的面貌。这是湘金没骨山水的“活色”之法。
湘金“新格”的第三个特色是“提形”之法。山水不同于花鸟,山水为大物,讲究既能远望,也可近观。“远望以取其势,近观以取其形”。正是因为山水大象有势和形两方面的要求,所以山水画发展出一整套置陈布势的技法,但又因时、因地、因人、因审美认知的不同而无一定之规,法无定法,没骨山水更是如此。细观湘金的“提形”之法,山石略用皴擦,土屋瓦房参用勾染点厾,田亩山树多见渍染、接染、点染、冲染,云烟雾霭采用围染、融染,间或使用冲洗、擦刮等等,依物象的质地不同,形态不同,空间气氛不同,施染的笔法随形而用,不拘一格。状物提形的过程,既有水彩画干湿法的借用,也偶有油画明暗光影法的笔触,目的尽在强化和提升画面光色气氛下的物态气貌。故而湘金笔下的湘西既可远看,也能近赏。远看则迷蒙蕴藉,气象幽深;近赏则老寨清流,层林高岩,斑斑可见,若可扪酌。在这里,提形之法与活色之法相得益彰,携手营造出了湘西山水深茂灵秀的意境。
“层林尽染”是画家陈湘金表现湘西山水所创的新格,而“截图”、“活色”、“提形”三法则是画家为现代没骨山水贡献的新法,成绩可圈可点。在画里画外,湘金似有很多欲说而未尽之言,他的探索仍在继续。前贤论画,有“注精以一”之说,以湘金执着专一的性格和开放的精神,没骨山水的意韵新格仍有更加诱人的拓展空间,相信他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2016年7月于望京 |
|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