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书画同源”著名画家张志民作品展来源:中国美术协会网 时间:2016-8-18 15:52:37 点击次数:7819
![]()
展览时间:2016年9月24日--9月28日
开幕时间:2016年9月24日10:00 展览地点:保利国际会展中心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弘燕路山水文园西园保利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北京德艺双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北京元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美术报、腾讯视频、书画频道、国学频道、雅昌艺术网、博宝艺术网、人民美术网、中艺书画网、搜藏网、书画圈、出山网、艺新网、水墨中国、艺美中国、中国美网、中国文物网、华夏收藏网、东方艺术网、竞友艺术网、印象中国网、大河美术网、翰墨千秋网、翰墨书画网、丹青海藏网、中国美术家网、中国国家艺术网、中国文化艺术网、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等
画展前言
书画同源,在中华文明大家族中血脉相连,源远流长,最早从先秦诸子的“河图洛书”为依据,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历代文化积淀,书画同源,成为被举世公认的文明发展载体。
——书画同“起”源 从文明产生之日起,人们从最初的结绳记事,逐步发展为以图记事,并最终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甲骨文和金文的记事符号证明了图画与文字同在,成为兴起于书法艺术之后的独具东方气韵的中国绘画艺术的基石。 ——书画同“形”源 中国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从而,中国画本身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味,国画的线条、墨韵,处处都透露着抽象之美,流露出其独立的审美价值。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 ——书画同“神”源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的追求,不仅在于其形式的美,更在于其蕴含的抒情的艺术意境,除了停留于表面的表现形式、笔墨运用上的同源性,而是深入到书法与绘画艺术的神髓之中,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之源。 ——书画同“心”源 随着文明的发展进步,文字、图画都不再仅仅是记录的工具了,而是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直抒胸臆的桥梁,成为人们宣泄感情的载体。而书法与绘画艺术更是因为其作者的感情投入具有了更高一层次的艺术价值, 成为其作者活的人生写照,成为了有“心”之物。 书画同源,源自人心笔墨不只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载体,就是“书画同源”的中国文人画。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人的品性皆会融入其书画作品之中,书法与绘画艺术也因其作者而有了其各自品格。故此可得。书画同源,是中国艺术家的独得之秘,它的内涵幽远深邃,它使中国的书法独树一帜,它使中国绘画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艺术家介绍:
--------------------------------------------------------------------------------
张志民:号张大石头,男,1956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阳信县,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同年留校任教。1985年深造于中国美术学院(浙美)山水画高研班。
现为山东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导师,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首批齐鲁文化名家,山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第六届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第三届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美术分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与艺术设计分委会委员,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画教学、研究、创作与艺术教育工作。《将军出山》、《承包北山》、《风雨孔府》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全国第十一届美展”、“十艺节全国美展”等重大展览并获奖。《夕照图》获“全国中国山水画展”优秀奖;《将军出山》获“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大奖,并获山东省特等奖;《铁道游击队》(合作)入选“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全国美展”获银奖,并获山东省一等奖;《千秋孔府》、《初光先照千帆竞流》《北山后洼》分别入选“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天宫一号”宇宙飞船搭载艺术品遨游太空,《丘壑无言》、《梦游天姥》、《历山诗话》、《中华泰山》等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京西宾馆等收藏。出版有《张志民山水画集》、《中国山水画构图研究》等专著、教材数十部,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画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
作品欣赏:
--------------------------------------------------------------------------------
![]()
《北山后洼的轰鸣声之一》 186x101cm 2010年
![]() 《北山后洼的轰鸣声之二》 186x101cm 2010年 ![]() 《北山后洼之晨曦》 137x69.5cm 2011年 ![]() 《北山后洼之汽车都市》 138x69.5cm 2011年 ![]() 《北山后洼之都市崛起》 137x69.5cm 2011年 ![]() 《北山石仔屿之一》 186x101cm 2010年 ![]() 《北山石仔屿之二》 186x101cm 2010年 ![]() 《北山石仔屿之三》 186x101cm 2010年 ![]() 《家园》 186x101cm 2010年 ![]() 《齐国长城》 186x101cm 2010年 ![]() 《写意孔府》 180x97cm 2012年 ![]() 《消息树》 136x68cm 2006年 ![]() 《泰山赋》 170x130cm 2012年 ![]() 《历山诗画》 420x158cm 2007年 ![]() 《鹊华浴雪》 53x232cm 2002年 ![]() 《风雨孔府》 367x144cm 2012年 |
|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