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中国美术协会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商铺建站 | 艺术家建站 | 美术企业建站 | 艺术通 | 管理助手 | 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中国美术协会网
搜索排行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专论二)法师自然——李绪洪实验水墨作品

时间:2007-11-20 14:03:18 点击次数:4193

法师自然
——李绪洪实验水墨作品
Master natural •an experiment of Li xu-hong´s ink and wash paintings
法师自然
——析读李绪洪实验水墨写生作品
                         陈怡宁


    生活的空间并非等待特别的时刻才展现它的精彩,也并非只有特别的人才能看出它真正的模样;不管是今天或明天,昨天或后天,自然界的每一天都在展示它无限的生机。然而,今天的信息与图像化的时代使艺术家懒得去写生观察,人们习惯于直观地复制形象,而不愿进行个人观察、阅读和思辩。以盈利为目标的各种视觉形态充斥艺术家的视野甚至取代个体的思考,甘愿作为自然的旁观者而没有自己的声音和意识,让眼睛和心灵的敏感与冲动随着时间流逝。 许多艺术家或许沉醉于美好往昔而轻视写生观察,或许固守自己已取得的成就作为其艺术的堡垒,在发展的自然面前不愿挖掘自己的新感受,也可能会在缺乏写生观察中失去发现美和表现美的眼光,导致思维的滞后。李绪洪的实验水墨作品一直坚持写生,从写生中得以提炼并把美好的东西非常敏锐地记下,不容易服从流行与时尚。李绪洪认为:作为艺术家应有职责用自己的目光和头脑去观察自然,思考自然,过滤自然,从而发现与表现自然,把震撼自己的东西转化为艺术并呈现给观众,与观众共享。我认为李绪洪对实验水墨写生的热情,也是对艺术的热情。他的眼睛一直保持着观察的敏感与脑子的快速记忆,并且进行艺术提升,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和境界追求。
    李绪洪是一位多能手的艺术家,在广州美术学院毕业之后,又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并获博士学位,在艺术与建筑研究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他对中国画的水墨写生与观察却情有独钟,并且作为他艺术追求的表现手法。李绪洪的水墨写生作品尝试用心去全面写生观察,直接与自然面对面对话,眼睛对自然的理性阅读捕捉到自然各种各样的力量,这种力量或许将摧毁他对以往自然固有的形态意识,怀疑和否定以往的艺术经典,或许在痛苦的思索中剥离以往的审美经验,或许领略自然的真谛而有新的激情表现。李绪洪的水墨写生作品追求笔墨渲染与空白的文化意义,追求深远的思想与情感意境,与时下处于视觉快餐的许多艺术家无暇去写生观察,尽管对绘画材质和技术刻意求全,或在物象的造型和色彩各尽所能不同。他将生活中观察到的具体物象——树、房、花等物象进行提炼,把它们看作是形态、笔墨、线条、明暗、颜色、光和立体物的结合体。物象是他实验水墨写生的载体,是物象而非本质,自然的物象是清晰的,艺术的物象是模糊的,他通过写生把艺术的物象和自然界的物象两者统一起来,并运用各种绘画手段,对景物进行取舍、挪移、夸张,强化细节,扩大特征,产生的视觉魅力,形成视觉美点。王维诗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表明观察方法不仅用眼睛观察,而且用心灵观察,不仅看到物象的奥妙,还要领悟自然生命的繁华与幻灭。观察是艺术辨析的开始,其思路是回归事物的本质;观察是艺术家的修养,心随物动,对自然的阅读、理解、优化和淘汰,把对自然态度变成特殊的体会,变成物质与艺术语言的交流。缺乏写生观察的作品容易流于机械制作落于俗套,无法在审美意蕴上给人以力量。可以肯定,李绪洪每一次水墨写生观察肯定会有新发现或意外审美体验,从而逐渐形成他个体感受的独特风格。
当今是读图时代,在视觉艺术上要求穷其深度,竭尽功能,优化图式,然而生活需要有感觉的视觉空间,承载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信息的爆炸和生活的充裕使不少艺术家不愿去农村、工厂体验生活,写生就更少了,体验生活的艺术家“全副武装”,挂着“长枪短枪”,记录生活中一瞬而过的景物,对事物的观察往往不深入,只停留在表面,很难发掘更深层次的东西,无法得到其精神内涵,更谈不上得到艺术修养的提高。李绪洪的实验水墨写生作品给人以奇妙的审美趣味和启发,例如:运用各种墨点来表现对自然观察中挖掘出来生动的视觉美点,给水墨画增加绘画符号,扩大水墨画的视野和增添新意。他让视野和思维获得充分的自由和主动,超越自我并转化成为一种艺术直觉,自然的物象变成了他笔下新的艺术。中国画写生讲究从“自然之景”、“眼中之景”、“胸中之景”到“笔下之景”地发展。先取影象,再取质材,经营位置,最终寻找某种表现载体,“取之象外,意造景生”。师法自然,抛开景物的具体造型、明暗、透视和繁杂的细部变化,直接表现观察所得来的感觉,追求形与神的统一。写生目的在于抽取大自然中最有特征性的语言,在繁华的表象把大自然的本质剥离出来。充分调动眼睛、心灵、神志来观察和感受,运用游动式方法,反复比较和判断,捕捉大自然生动的特征和韵味并加以表现,将主动感受与学习得来的艺术经验融会贯通成自己独特艺术语言的表现。将观察所得的感觉整体化,化为从胸中之物,进行强化、夸张并写出景物的精神,从“师于物”进入“师于心”,使审美感觉与审美精神内合。
    李绪洪的这批“野花”、“瀛州”、“阿拉”等系列作品有的用西画焦点透视法来写生,虚实对比造成远近差别,强化主体,使主次更分明;有的则运用中国画的 “目识心记”散点法来写生,这两者的观察方式各不相同,前者侧重实景的客观写实,后者注重师法自然超乎象外。但李绪洪不管用哪种观察方法,都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加以灵活运用并使其和谐;而且笔墨与笔墨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随着他的眼睛和思维的运动形成了多元的黑白交叉对比,成为多变性、多元性的画面,成为新的视觉美点,成为他的个体绘画语言。李绪洪的实验水墨作品在传达对自然的一种体悟,方式从"形"介入,"形"是他画面的语汇,画面的精神载体,既写眼前之景,又写胸中之意,“因心造景”, “凝想形物”和“迁想妙得”。自然景物博大而富有生机使李绪洪在写生时心灵触动,同时他的生活体验及学识修养使画面经营带来整体的审美能力。对自然之形的选择、改造、强化、经营甚至变构,使他的实验水墨产生了鲜活的形式语言,传达特有的视觉美,画面意境富于原创性。李绪洪的实验水墨写生作品是全因素投入,可以说是一次精神上的长征,是区别于呆在屋子里创作的艺术上的长征!这种艺术是比较困难的,常常体现出艺术家个人的体悟和激情,使艺术家觉醒获得新的自由,在生命众多的困惑和迷惘中,这种艺术行动实际是一种审美拯救。李绪洪的实验水墨写生作品正如他的博士导师邓其生教授在他博士毕业时的提词赠送“法师自然--绪洪同学勉”。法师自然,加强写生观察,也许可以优化李绪洪对生活的态度,也许可以透过新的视角来观察社会、探索艺术,拓展他的艺术触角,保持艺术创作上的锐气,使作品时刻保持新鲜的感觉,我想李绪洪所创作的实验水墨写生作品是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的。


2006年12月8日
                                  (陈怡宁  硕士、副教授)

 
 资讯排行
    春风十万里 —-梅园吟风月,翰墨共...(287次)
著名画家汪国岛原创技法——超越笔...(263次)
著名书画家李征(墨龙)先生应邀出...(175次)
艺脉传承典范人物——李志松(120次)
 最近展览
·艺无止境——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大展 京津新城温
·转角——芳之陈艾美人画展 中关村盘古
·梁书、梁西江书画传承作品展 江西省美术
·『筑梦新征程』郭雯师生八人画展 深圳书画艺
·我和我的祖国---惠州画家画惠州作品 中国画学会
·“清风徐来”韩昊山水作品展 爱国路东湖
·2017年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郑世武画 浦东新区世
·“象外追维”谢增杰大写意花鸟画展 红桥北大街
·“行一带一路,品墨韵中华”-全国美术 中国国家画
·痕迹:2017瞿顺发水彩画画展 广轩路29
·信笔游之——方广智访问学者山水画作品 中央美术学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