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中国美术协会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商铺建站 | 艺术家建站 | 美术企业建站 | 艺术通 | 管理助手 | 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中国美术协会网
搜索排行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自画自说

时间:2009-4-24 23:58:09 点击次数:3059

文:刘存铭(老五)

    我喜欢大自然,喜欢那些没有被人类触摸过的山山水水。
    我近年来一直神游着青藏高原,曾记得宾虹先生的一句话,大意是:“对山画山是山不是画,在家画山是画不是山。”的高论,我不知不觉在神游中对青藏的山和水形成了如此的感觉,现将这种感觉的东西,通过水和墨在纸上表达出来,不知它是山还是画?
    了解传统,学习传统只能告诉你前人在绘画上所走过的一切,但并没有告诉你绘画的未来是什么。
    艺术创作是个人行为,是个人感悟的表现和倾诉。
    中国绘画要作到,“离象取神,妙在规矩之外,画须令寻常人痛骂方是好画”宾虹先生之语,太对了,这就是中华艺术乃至东方真艺术的最高标准,去感悟吧,同道们。
    气韵:人有气方能运动,能运动可产生韵律,字画也是如此,人无气为死人,字画无气也是死字、死画,万物都是如此,所以字画和人、万物是相通的,好的字画主要是看有无气韵,气韵是否生动,也就是字画是否好坏的标准。
    传统应该以精神为主体,而不是以笔墨技法为主体,如同儿孙们本身就有父辈们的基因,但儿孙们做事的方法是不会完全按照父辈们的方法去做的。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方法,你能说没有按父辈们的方法去做就不是父辈们的子孙吗?绘画也是如此。
    何谓传统?只要你认为是好的、优秀的东西,能值得你所学所用,这就是你所需要的传统。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如果你想一脉相承的都研究明白后再去创新,你还没有等研究到秦汉,你就该死了,哪里还有时间去创新,去画你心中想画的东西。
    绘画讲性灵,不是凭力气。
    多拜访、少拜师,这样不会被师所限,有利于发挥自我之见。
    大树下是不会再长出大树的!
    学习绘画,有的学习是为了继承,有的学习是为了回避,我赞成后者。回避性的学习更多地能挖掘自我,画出来的东西不与人同,这样才有自己的绘画语言和面貌。
    对于大自然之物象,要应用自然之法去体现。不然,所作之画就很难产生自然的效果。
    作画要有画中气象和内涵,有气象和内涵的画才能打动人,才有生命力。
    我一直在为自己作画,在画我的所想、所求,没有去想别人是否喜欢。
    作画要用心去画,用情去画。
    作画不要去想画得像谁,要去想怎样才能不像别人(指历代和现代名家),这样你画的就是你的画了。
    作画用笔墨要重笔而不死,轻笔而不飘。
    我的画是用毛笔将水和墨一笔笔画到宣纸上的,不是泼出来的,有位朋友说你的画没有线条能叫国画吗?我说,您看我的画上需要线吗?如果没有线条就不叫国画,那我的画就叫“老五水墨”吧。
    无法之法,方是大法,有法也就不是法了。
    写情是艺术,写实是技术,写实越似越非,写情似非却是。
    创作的核心,应是锤炼自己的情感和艺术语言;形不成自己的语言,创作时必受制于人。
    古人曰:作画要惜墨如金,而我的山水画是惜白如金。
    画的形成不要有定势,只要能把自己的感觉和认识表现出来就可以,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就画什么样的画,我认为最好。
    二三十岁需要激情;四五十岁需要思考;六七十岁需要出新。
    一定注意不要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个性磨掉,要学为我用,千万不要学谁象谁、是谁。
    临贴或临画,要用创作状态去临,这样比死临的聪明。
    绘画是很个性化的职业,越是好画家个人风格越强。
    画家是要对画史进程有所了解,要对同时代的画界有所了解,再去作画要明白自己应画什么样的画,与历史和同时代的同道不同,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要在传统和其它艺术门类中吸取精华再创造,千万不要一味的单纯地只知道去学去继承,这样的画家食古不化太傻,没有自己绘画语言的画家,就不叫画家应叫画匠。

 
 资讯排行
    春风十万里 —-梅园吟风月,翰墨共...(257次)
著名画家汪国岛原创技法——超越笔...(239次)
著名书画家李征(墨龙)先生应邀出...(154次)
艺脉传承典范人物——李志松(96次)
 最近展览
·艺无止境——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大展 京津新城温
·转角——芳之陈艾美人画展 中关村盘古
·梁书、梁西江书画传承作品展 江西省美术
·『筑梦新征程』郭雯师生八人画展 深圳书画艺
·我和我的祖国---惠州画家画惠州作品 中国画学会
·“清风徐来”韩昊山水作品展 爱国路东湖
·2017年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郑世武画 浦东新区世
·“象外追维”谢增杰大写意花鸟画展 红桥北大街
·“行一带一路,品墨韵中华”-全国美术 中国国家画
·痕迹:2017瞿顺发水彩画画展 广轩路29
·信笔游之——方广智访问学者山水画作品 中央美术学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