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中国美术协会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商铺建站 | 艺术家建站 | 美术企业建站 | 艺术通 | 管理助手 | 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中国美术协会网
搜索排行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我的老师

时间:2008-3-9 19:00:56 点击次数:4014
          我的老师柏佳甫    于振民

  我不是一个艺术评论家。不会用高深的文艺理论论述一个名人和他的作品,我只想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一下老师和他的画。
  在百度或谷歌里输入"柏佳甫"三个字, 你会看到大量有关柏老师的资讯. 有对作品和人物的介绍, 也有柏老师原创油画作品的图片. 部分图片我已经非常熟悉. 有些是我初次来到老师画室时一眼就看到而且印象非常深刻的, 有些则是在我学画期间亲眼看到老师创作的. 最初对我印象最深的, 是一组伟人系列: 有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胡耀邦和费孝通等人的大幅画像。每一幅都栩栩如生,让人看到了一个个熟悉、亲切、特点又十分突出的领袖人物。记得我当时最喜爱的是那幅周恩来总理的画像,色调深沉凝重,形象严肃又亲切,是一个让人崇敬又熟悉的伟人,在构图和油画语言上却给人一种新颖的现代感,是我过去所看到那么多画册中不曾见到过的。而胡耀邦,作为历史上一位特殊的人物,我认为老师也画出了其复杂的一面。不知是由于画面的色调还是人物神态的刻画,这些油画让人感到历史的深沉也感到人物的庄严。许多其它的作品,也都有着古典的深厚、朦胧和含蓄。我理解的油画正是这样的!
  我亲眼目睹老师创作了那幅油画《儿行千里》。随着我每次走进老师的画室,画面上的人物逐渐清晰生动起来,画面透出的语言,开始敲打着每个人的心。画中的人物是一位白发沧桑的老母亲,身着破旧衣衫,正和在远方打工的儿子通电话。那是一副典型的只有母亲才有的神情。那一份专注,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特有的思念和牵挂;那双手,一双只有农民母亲才有的手,紧握着话筒在发抖。屋子里一切都是旧的,母亲的旧衣衫,墙上的旧挂历,屋顶垂下的干巴玉米,但是电话却是崭新的。连接话筒的线上还裹着的一层塑料膜, 表现出这部新装的话机对于这个家庭的重要. 看着这样一个场面,不知道应该为母亲有了电话而感到欣喜,还是为母亲处于这样一种物质的生活状态和母子间永远都解不开的精神上的挂念而感到疼惜....
   当我初次来到老师位于深圳那座二层小楼的画室,看到楼上楼下那一幅幅极具艺术感染力,冲击和震撼着我灵魂的作品,我知道我见到了真正的画家。当然,我自然产生了师从柏老师的向往。老师很忙,没有时间和精力收学生。但是老师很善良,在看过我的非常初级的几幅素描和油画习作并经过两次交谈之后就真的破格收下我了,我很感动。我想是老师看到了我对油画的酷爱和执着,看到了我求学的坚定和急于用油画去表现什么的那一腔热望吧。
  在老师画室里,我渡过了一生中最为充实的一段时光。尽管我每次到老师画室的途中要穿过一段热闹和拥挤的小桥,嘈杂、炎热,但是内心却在享受着一份宁静和清凉;尽管学画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困难,但是每天都在进步都有收获这让我很喜悦。老师很严厉,毫不客气的指出问题,但同时又不失鼓励。这让我始终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画出令自己和别人喜爱的作品. 能从师于柏佳甫老师, 我感到很荣幸.
   前不久柏老师在筹备搞一个母亲系列,可惜我因有事离开了深圳, 未能亲眼目睹老师整个的创作过程。后来通过邮件,看到了其中的几副画,并得知老师又计划搞一个环保系列。这让我记起老师在平时的言行中,始终关注社会、关注底层大众和弱者,是一个体恤别人困难的人。在见到老师之前,我就听说他的画很受艺术爱好的收藏者和拍卖公司的青睐,有的画一幅就被卖到了四十几万元。但是在实际创作中,他并不关心作品最终是否能卖多少钱,甚至不顾及是否有人会买。去年—幅有人愿出几十万元购买的作品,他为了响应救助白血病儿童的善举,豪不犹豫的捐赠给了中华慈善总会。在当今十分火暴的艺术市场和潮流中,老师绝不会投其所好迎合市场为挣钱而去画画。所以我认为,柏佳甫老师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真正的艺术家.是一个当今社会越来越少的画家,他的作品将会毫无异议地被载入史册。






 
 资讯排行
    春风十万里 —-梅园吟风月,翰墨共...(282次)
著名画家汪国岛原创技法——超越笔...(259次)
著名书画家李征(墨龙)先生应邀出...(175次)
艺脉传承典范人物——李志松(116次)
 最近展览
·艺无止境——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大展 京津新城温
·转角——芳之陈艾美人画展 中关村盘古
·梁书、梁西江书画传承作品展 江西省美术
·『筑梦新征程』郭雯师生八人画展 深圳书画艺
·我和我的祖国---惠州画家画惠州作品 中国画学会
·“清风徐来”韩昊山水作品展 爱国路东湖
·2017年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郑世武画 浦东新区世
·“象外追维”谢增杰大写意花鸟画展 红桥北大街
·“行一带一路,品墨韵中华”-全国美术 中国国家画
·痕迹:2017瞿顺发水彩画画展 广轩路29
·信笔游之——方广智访问学者山水画作品 中央美术学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