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藏骨力——著名画家吴洪志写意梅花
作者:叶松铖

自古至今,梅花一直为中国人所喜爱,为文人雅士所钟情,它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中的成员,也是松竹梅“岁寒三友”中的一份子。梅花有君子风范,更有生命的朝气。它是坚贞、高洁的精神写照,是希望、乐观的生命象征。吴洪志笔下的梅花,经典而又精彩地表现出了梅花所独具的品格。他以形绘神、以意传神、以心驭神,笔下的梅花因得神而奕奕、赋神而飒爽……
吴洪志的梅花在审美趋向的把握上,有自己的理解。他注重意向的延伸,注重空间效果。他的梅花恰似一套优美的体操,姿态万千,气息流畅,动作不重复。身形、弹跳、呼吸,合心律、合节拍。一个字,他的梅花是有“态”的,这个“态”,是形态,也是气质。清朝学者李渔有段评介女人的话,大意说:女人有态,三分漂亮可增七分;女人无态,十分漂亮可减三分。态是什么?态就好比火中的光焰,明亮耀眼;金银珠贝所散发的宝气,华贵无比。“态”说到底,就是一种质量,它代表生命的纯度和亮度。“态”不是客观的东西,它是一种主观表现。生命中的“态”,我们虽抓不住、摸不着,但我们却能感觉到。我说吴洪志的梅花是有“态”的,因为它的形中具备了三种东西:精气神。这是形到意到的表现。形是意的载体,意是形的灵魂。有了精气神,再辅以曼妙多姿的形体语言,“态”就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了。
吴洪志深知梅花,他对梅花的理解,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注重梅花的造型,注重枝干的曲折、蟠扎,他的审美表现,凸显出一种硬汉子的人格魅力。他的梅花,婀娜时,如飞天曼舞;挺立时,又如金刚怒目。然而,无论形体如何变化,梅花所具有的“态”是不变的,精气神始终循环不息。吴洪志的梅花,让人看到了一个宏大的场景:梅花在天地间列阵,那枝、那朵,有铁骨,也有柔情;那芳艳,那骨气,有清丽,也有劲道!一个能绘出梅花的阳刚与阴柔之美的人,那他就不只是懂梅花,而是知梅花、识梅花,有前世的缘,就一定会有今世的情。吴洪志的梅花,能让人读出血肉,读出乾坤的浩荡,读出一身的清气。这就是梅花的“态”,它游走在尺素间,扑入人的眼帘,进入的审美视野。
我思考吴洪志的梅花,与他人的迥异之处也许不在笔墨。吴洪志除了在表现梅花的“态”上,有自己独到的领悟外,还有就是,他的梅花不是应景之作,不是故作姿态的描摹!他的梅花,你能透过尺素,看到山峦、苍穹;听到涧谷的水声、朔风的呼啸……这就是吴洪志笔下的梅花,感觉它就是真正切切扎根在大地上的灵性之物,盘绕在天地间的氤氲之气……
天下画梅者众多。但吴洪志的梅花是唯一的,他不重复前人,也不模仿今人。他打破桎梏,跳出窠臼,以笔墨写精神。他重造型,更重意境,他知道形与意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他的梅花有“态”,一“态”含精神,血肉藏骨力。说吴洪志是画梅圣手不为过,他担得“西南一枝梅”的美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