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画以载道 画以寄情 时间:2013-11-26 15:13:03 点击次数:13476
![]() 山水画家王班艺术浅析 文/长江 “凡画山水,最要得山水性情。得其性情,山便得环抱起伏之势,如跳如坐,如俯仰,如挂脚,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而落笔不生软矣;水便得涛浪潆洄之势,如绮如云,如奔如怒,如鬼面,自然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而落笔不呆板矣。”在审美理性与认知感交融中创作胸中丘壑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自然山水“性情”的张扬。王班正是捕捉住了大自然的内在性情,从而能够烟云笔底生,丘壑山川素娟来。在他的笔下,时见山壁突兀,群峰如簇,近山瑰奇,远山苍茫,树木峥嵘,原野如烟,飞瀑惊泻,水波喧吟;在画面上,清秀与苍莽,明朗与神秘,光亮与幽暗,沉静与躁动等等都统一在对立之中。王班的画构图多变,绝少雷同,层次分明,刻画精微,虚实相间,笔墨精湛。他的山水注重骨与气的结合,浑沦与奇峭的互映,由此而形成了他峻拔浑厚的古朴画风;王班的画或全景写照,或仅取局部,都巍然耸立,壮气夺人。 他对古典山水画,尤其是宋代李成、李唐、范宽、王蒙等画派技法传统有较深的钻研,并把它们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在他的作品中,很注重线、点的骨法用笔,也注重墨色的极为丰富的变化,尤其是积墨方法运用得颇为纯熟,他的许多画都是经过多次反复的积染而达到层次丰富,浑厚华滋的效果的。 王班的山水创作一方面注重对中国画笔墨形态的表达,同时,他又在总体构图上营造着中国画传统的所谓平远、高远、深远的“三远”空间,一个具有体积感、透视感、明暗感的树、石、云、水等基本造型元素,被编织在或由近山望远山,或自山下而仰山巅,或自山前而窥山后的多种空间之中,令观者在有限的平面的画面上生出无限丰富的联想…… 目前,王班的山水画风有所改变,由沉着精谨,笔笔用力,向松活潇洒,笔墨纵横而转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开始往‘松’里画”。这个“松”不是随意涂抹,而是多年来“紧”的自然进程,是艺术家的共性规律,这是画家多年厚积之后的薄发,是进一步主观化,情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王班的作品将为其笔情墨韵的展示开拓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他的山水画将会进入更加自由的境界。王班的作品近年来频频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十几次,已经引起同仁的关注和好评,我们期待他更具风格的新作的出现。 ![]() ![]() ![]() ![]() |
|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