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中国美术协会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商铺建站 | 艺术家建站 | 美术企业建站 | 艺术通 | 管理助手 | 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中国美术协会网
搜索排行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郭雯:浓墨之美 南韵北骨

时间:2013-10-12 10:05:27 点击次数:4729
                                                                                 郝纪柳
       最初见到郭雯的画作,是在中国当代美术家书系中的一册《郭雯写意山水》,就其简历看,明明一个潮州女子,自应是一番南国阴柔之韵才对,可看其画作,简直就是一个北国文化熏陶出来的画家,这种反差单是从这本书上是找不到答案的。
       经友人引荐,介绍认识了身为中国北方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的郭雯。刚好那天她随身带来两幅作品装裱回来,我看到她的原作,就开门见山询问她的经历,我只是想求证她是否在北方有过长期的生活经历,她说只是到过北京学习交流几年时间,虽经常到太行山、燕山、长白山等地去写生,但基本上是在广东生活和工作。我当即表达了自己的惊奇:一个生活在南国的女子,何以创作出具有如此磅礴之气,画面厚重而深沉,笔墨豪放,无半点脂粉气。我脱口说出她是骨子里的北方。
       郭雯笑而不答。她翻开另一本书,里面有中国美术史论家、著名美术评论家傅京生对她作品的评价,傅氏认为“在图式精神语言上,郭雯的画壮美和优美集于一体。正是这二者的合一,使她的绘画充满了鲜活的生命活力。”
       “当我第一见到太行山,我觉得在那些山脉和沟壑,那些山里人家的简易石屋,那些崎岖的山路,等等,那些北方的崇山峻岭,太行山的风骨,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觉得那些似乎很熟悉。”郭雯的这个讲述,解开了她的画风之谜,觉得用“南韵北骨”来形容她是再恰当不过了。她的老师著名画家张步评价她的画是其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兼容并蓄。“郭雯在整体把握物象、空间和质感方面,将山石、树木、云水等表现得浑厚而灵动、宁静而安详,如真似幻。给人以春天的曙光。”这是中肯的评价。
       我不仅欣赏她的重墨与构图的大气磅礴,也欣赏她那拙朴厚重的题字,看到些金农的味道,甚至想向她求一幅纯正的书法作品。由此我又联想到,古有“细笔石涛”之说,郭雯的画作整体上给我的感受,或许可以由此说是“重墨郭雯”,虽有些以偏概全,但以浓重的墨色为主体,以较浅的墨色为陪衬,以淡雅的色彩为点缀,可以突出说明郭雯的一个特点。
       郭雯的画作,让人想起元代一位大画家吴镇,其为浙江嘉兴人。但其画作则常常是山川林木郁茂景色,其笔力雄劲,墨气沉厚。吴镇重墨,多用湿笔。在构图方面,吴则追求奇险,有时危峰突起,有时长松倒挂,有时平远,有时高远。毫无江南婉约之气。他们都坚持自己的重墨与气质,不与世俗媚,有坚持。鉴定家谢稚柳先生说:“元朝的画派中,只有他(吴镇)组合了极端不同的技法,容纳了南宋的骨体。” 在近景中吴镇很少画杂树而是喜爱强调几棵大树,个个粗壮而枝叶茂密,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可以明白吴镇那种孤高、耿直。而郭雯的近景中多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同样是一种深沉而又鲜耀的生命力的表达,“给人以春天的曙光”是也。
                                                                               
 
 资讯排行
    春风十万里 —-梅园吟风月,翰墨共...(246次)
著名画家汪国岛原创技法——超越笔...(231次)
著名书画家李征(墨龙)先生应邀出...(146次)
艺脉传承典范人物——李志松(87次)
 最近展览
·艺无止境——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大展 京津新城温
·转角——芳之陈艾美人画展 中关村盘古
·梁书、梁西江书画传承作品展 江西省美术
·『筑梦新征程』郭雯师生八人画展 深圳书画艺
·我和我的祖国---惠州画家画惠州作品 中国画学会
·“清风徐来”韩昊山水作品展 爱国路东湖
·2017年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郑世武画 浦东新区世
·“象外追维”谢增杰大写意花鸟画展 红桥北大街
·“行一带一路,品墨韵中华”-全国美术 中国国家画
·痕迹:2017瞿顺发水彩画画展 广轩路29
·信笔游之——方广智访问学者山水画作品 中央美术学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