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竹君流韵——读方伟先生竹画 时间:2011-12-21 21:44:37 点击次数:2853
《淇澳》之诗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竹,天地间一奇植物也,绿色,中直,凌霜不凋,遇暑抗炎,索取很少,全身是宝,人类有之,为一大幸事。
竹子的伟大在于平凡又不平凡,宜于群赏,宜于独品,在野在朝均不改本色,亦柔亦刚,亦清亦烈。自中国文人画兴起,竹子一直是最重要的绘画题材,有学问的书画家总是怀着自足其性的态度不厌其烦地描绘竹子的形而上、形而下的种种风韵,托情言志,赋予了竹子许多文化意义的符号色彩。文同的墨竹、苏轼的朱竹、郑板桥的“俗竹”深深留在了竹子画的画史上,留在了围绕竹子画展开的画外之音的追溯中。 竹,四季摇青。画家画竹,怎么画都入画,风竹、雨竹、雪竹、晴竹,竹证虚心,竹报平安。竹子没有脾气却有节气,虽无梅、兰、菊好看,但有梅、兰、菊不具备的一以贯之的坚贞。它可以为人类牺牲很多,然而不需要人类娇宠,梅、兰、菊除了向人类示好,还能使人类实惠到什么呢?竹无美饰,美在其中,亲近竹子就是亲近大美,大美无言,竹膜助竹笛,竹笛助人气吹响了大美的天籁,悦耳动听。 湖南多竹。邵阳画家方伟先生喜爱画竹,以竹为荣,以竹为敬,以画竹交友游方。他的竹画不羡慕潇湘竹的哀艳,而是积极入世,画出了竹子蒸蒸日上的喜乐味道。春竹、夏竹、秋竹、冬竹在他笔底始终满怀喜乐,朴素拙讷,“在借鉴传统主题的同时,又把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主观精神注入画中。得其情而尽其性,赋予竹子以人格化、社会化的特征”。(引之浩语) 近日,有同样专以画竹见长的朋友汇编了历代竹赋、竹诗、竹説、竹图精选,题曰《竹君流韵》。方伟先生画竹入迷,堪称竹君。“竹君流韵”四字正好赠以为嘉。中国书画艺术讲究气韵生动,有气无韵难登大雅之堂,“竹君”方伟先生一定比我更懂得韵字之奥妙。“韵竹”,多美呵!(蔡树农) |
|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