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鸿图作品《雪原人家》
冰雪画派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白俄罗斯“中国冰雪画展”
http://www.chinaart1.cn 2006年9月15日
冰雪画派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白俄罗斯“中国冰雪画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中国冰雪画展”将于2006年9月21日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白俄罗斯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拉开帷幕,进行为期两周的展览。来自全国各地十几位冰雪画派画家的作品参加了这次白俄罗斯首届大型对华文化展览活动。
冰雪画派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经二十余年,在领军人于志学带领下,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总结和提升冰雪美学的文化内涵,现冰雪画派成员已从黑龙江播散到东北和中国,正以前进的步伐挺进在国内画派的行列之中。
近年来,冰雪画派走出黑土地在国内外举办展览,其崭新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绘画语言赢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和喜爱。此次展出对中国和白俄罗斯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冰雪画派不断吸取外来优秀的文化营养进一步提高冰雪艺术内涵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冰雪画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白俄罗斯共和国文化部 联合主办
由于志学、吕大为、吕鸿图、丁富华、王立民、杨东平、周尊城等冰雪画家的作品参加此次大展。
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创始人,现任黑龙江省画院名誉院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自1960年开始研究雪景画,在技法上创造出“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排笔法、光栅法”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三无画法;在理论上提出“创建中国画第三审美内涵――用光”、“新传统主义”、“冷文化”和“笔墨当随心境”等新的美学思想,创造了冰雪山水画。冰雪山水画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技法,表现了“冷逸之美”等冰雪美学的核心思想;填补了传统中国水墨画一千多年来不能直接画雪更不能画冰的空白;使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对象由山、水、云、树拓展到山、水、云、树、冰雪,创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1979年作品《塞外曲》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1983年被英国伦敦国际出版中心收入《世界名人录》;1987年获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授予的金钥匙奖牌和终生荣誉勋章;1990年作品《杳古清魂》获美国首届国际艺术大赛绘画类一等奖;1992年作品《雪月送粮图》获中国美协颁发的金奖;1995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颁发的“中国画学术精诚奖”。1997年作品《牧鹿女》获文化部、中国诗书画院颁发的《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铜奖;1999年作品《北国风光》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征集作为“世纪收藏”,2004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黄宾虹奖”,2006年获黑龙江“文艺终身成就奖”。现已多次出版了《于志学画集》、于志学文集《雪园漫笔》、《东方艺术.于志学专刊》、《文化时空.于志学专刊》、《触类旁通.冰雪技法》、《于志学画冰雪技法》、《冰雪山水画法》、《中国美术家档案-于志学卷》以及中外美术理论家撰写的《冰雪山水画论》、《中国画黑白体系论》、《冰雪艺术美学》、《中国名画家全集.当代卷.于志学》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