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画境 画风 画法 时间:2010-11-12 7:58:03 点击次数:5972
——胡江山水的审美意趣
作为国粹,国画山水画自六朝画家宗炳与王微等开创以来,生生不息繁衍发展了千多年。宗炳的《画山水序》和中王微的《叙画》,对中国山水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自始涌现了无数的才华横溢的大家和脍炙人口的精品。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能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实在是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独特的审美意趣——这,就是我近读胡江山水新作后,心中生发的联想和感受。 追根朔源,包括山水画在内的中国画起源于中国书法和诗歌。中国书法的线条(后发展为笔墨)是中国画生成的细胞;后再融入古典诗词(最典型的是山水诗)的情景和韵律,使山水画得以形成最早的雏形。至于点彩、泼墨、皴擦等,那是以后不断发展丰富的事。观胡江的新作《江山叠翠图》,使我联想到唐代草书大圣张旭,联想到宋人的山水诗。十多米长卷,连绵莽山,郁郁苍苍;山间水影波光,云蒸霞蔚,绿风沁人。真是一派大自然的仙境造化!这幅大画,全景基本上是用传统水墨写成(只是在靠水边的景色用了极少极淡的青绿)。读之能感到山岚间有气韵流动。浓淡错落的山形、树影,和若隐若现的流水韵律,会使人联想到书法家下笔的轻重、疾涩、强弱、顿挫,感到充盈着一种诗词和音乐的节奏美和舞蹈的形线美。 无疑,这是胡江近年的得意之作。 这几年胡江专攻山水画,越来越讲求画境。他不断得到当今岭南画派领军人、山水名家陈金章教授的指导。胡江山水的画境,有恢宏的气势。他笔下的这种造境,既来自于素描写生中对大自然的客观描摹,更来自于画家对积聚于心的万千山水的再创造再调遣。它不是机械式地写实,而更多在于创造具有美的价值的典型意象。这就要求于画家化实相为空灵,注入强烈的主观元素,唤起观者精神的飞越,走入佳境和美境。这种具有高远画境的作品,能令人面对大画久久凝思,由美入真,由真入美,心旷神怡。 胡江这几年专攻山水画,极重视画风和画法。当今画坛不少人 由于各种困扰,认为山水画已途穷路末无法发展的有之,高喊创新急于开宗立派的有之,画风画法五花八门。观胡江近期一些精品,看得出画家的画风扎实,即老老实实地遵循着山水画的创作规律,在笔墨的“气”(墨气)和“度”(厚度)上不断地摸索和下功夫,不断地追求自己的面目。在中国画发展中,古人对“墨”有独到见解和研究。盛唐确立了水墨山水。《历代名画记》作者张颜远明确指出,“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从此,墨色,“成了山水画之上 乘”,“无美”而成就了“大美”矣。胡江深谙个中三昧。他惯用纯水墨或主要靠用水墨完成他的山水。他在中国画的根基——本色墨上作着高难度的实践和把握。胡江的画风大气,画法精微。铺、陈、渲、染、皴、擦,点、线、面以及局部整体构成,均为精细,精工,精致。不论是大山大水的泼墨铺陈,还是一亭台一小船的点缀,或是一树一枝一蔓的描划,都到位而认真,既表现好物又不拘泥于物。虚实相生,虚实结合。虚则强化意境,实则为物赋形,共同建构总体大效果。因之,胡江的山水远观有气势,显辽远而高阔;近赏也精微耐读,形韵阿娜多姿。 胡江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广州美院雕塑专业,有很强的素描基本功和造型能力。他早年的雕塑创作获奖颇多。近几年涉足国画又成果颇丰。这一切,均凭借他的勤奋和才智。艺术的路有如崇山峻岭,能攀上珠峰的始终是极少的智者。 我们很关注胡江的艺术登攀——因为我们很了解胡江的特点,那就是稳扎稳打。 李钟声 丙戌年深秋 (作者:中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南方日报副总编辑,广州艺博院特聘研究员) |
|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