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四)修成异曲终成春--郑永标书画一瞥 时间:2007-6-12 15:45:12 点击次数:5871
作者:徐腾 来源: 日照新闻网 2005-05-06 星期五
郑永标,1946年出生,山东郯城人,字大堂,号长笑斋主,先后毕业于临沂教育学院美术系、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山东郯城师范副教授。 作品曾入编《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选》、《中国美术家作品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珍品集》等多部书画大典。 2000年、2001年受邀在山东、安徽、南京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友人收藏。 1990年获首届全国教育工作者绘画三等奖;1996年获“当代书画艺术家”资格称号;2003年获人民日报信息中心《全国艺术名家金杯奖》金奖;2004年山东电视台专访。受聘山东日照书画院高级书画师;江都书画院理事,曹州青年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联科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春上柳梢头,如在画中游。四月的一天,友人韩廷建邀我一同认识了郯城师范副教授、国画家郑永标。具有文人严谨和厚重气质的郑永标,言语中既没有走穴画家的狂妄和猥亵的神态,又没有"官"画家的骄横,治学如治书画,他更像一位平素的长者。横看成岭侧成峰,我想真正熟识郑永标就要欣赏他的作品。 郑永标早年在临沂教育学院师从王小古学习水墨画,后又到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进修,受郭志光老师熏陶。加之多年在教学园地上耕耘,潜心临摹金文、张旭、怀素的字帖,仿汉简,形成了传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猎奇的书法绘画风格,在构图上简洁明快,技法上大胆而无霸气,传神而形散,放而有度,谨而有韵。特别是他的书法艺术,具有一种刚阳音律之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但线条中有骨干之美,有筋条之魂,能找到吴老先生的影子,又具有金文的雄魂和粗犷,大气磅礴中蕴涵内秀磁力。 郑永标的绘画融会了书法中的用笔,既有王小古先生的回笔锋利,又有李苦禅先生的用墨奔放,画面物体具有一种动感,笔墨挥散流畅,看似狂张,但内涵严谨,具有文人画气质和天性。 郑永标是一个耐住寂寞的人,几十年教坛和书画的生涯,一直和清苦、平淡结下了不解之缘。心中崇尚着书画与人生一体的境界,不愿争是非之名,不愿争蝇头之利,踏踏实实地做画写字,在一次次痛苦的磨练中升华自己的艺术境界。 |
|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