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细致的情绪 淡雅的格调 时间:2007-8-10 13:13:05 点击次数:5368
读过张贤明的工笔鸟画作品,我们体会到一种细致的情感、朦胧的意境、高雅的格调。从专业评论家的角度,我们还感受传统工笔花鸟画的新生命力,并人中经受了有别于传统绘画的新的审美体验。这一切都说明了张贤明工笔花鸟画的成功。
工笔花鸟画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有着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宋代的工笔花鸟画,成为中国工笔绘画史上的高峰。尺幅不大的宋人小品,其隽永的意境、高超的技法都是空前绝后的。有人评论宋人工笔花鸟画的成就在于写实精神。其实宋人小品的写实是在对现实反复观察、揣摩、理论、取舍之后,一种非常理性的写意,它的最终追求不在“实”,而在“意”。如果此论成立,那么比较以后(包括现在)的一些工笔画作品之所以不如宋人小品,之所以“俗”而“匠”,之所以不生动不感人,道理就清楚了。 张贤明在《艺术自述》中谈道:“多年来,人一直很喜欢宋人花鸟画,尤其宋人作品中在意境上追求自然、生命的气韵,在审美过程上追求‘妙得其真,会得基神’的自然美,......只有这‘内美’才是中国花鸟画的真魂。”可见张贤明对宋人工笔花鸟画有着比较深的认识。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也看宋人花鸟画的深刻影响。中国画学习中讲究“取法乎上”,学习也要从高的和好的稿样人手,才能有高的起点。张贤明对此一定是深有体会。所以他人虽然年轻,作品却体现出成熟的厚重,这与他对工笔花鸟画传统的正确理解和学习是分不开的。 张贤明工笔花鸟画了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意境的追求。许多画工笔画的人忽略了这非常生重要的一点,即工笔画与写意画或都基他中国绘画一样,意境都 是作品的灵魂,都 是最重要的。许多不成功的工笔画都是一味追求工细、写实、复杂,而忽略或失去了意境。没了意境,何以感人?张贤明的一些作品,例如“秋”题材的系列,都是非常注重对意境的刻划和渲染。使人隐约感受到空气、雨露、风声,秋天的气息和情思也就自然透露出来;这气息和情思触动了读者的经历和思绪,从而引起共鸣和联想。艺术作品的功效和感人之处不正在这里吗? 所谓工笔画之所以不同于写意画,原因之一应该是工笔画对事物的描写更具体更细致,这就首选要求工笔画画家对所描写的事物有更具体更细致的体验和理解。而只有更具体细致的体验和理解,才能生发出更具体更细致的绘画语言和感人意境。张贤明在这些方面都有比较突出的成功。他作品中的一花一鸟、一枝一叶都有非常细腻的表现和情绪,形象是具体而生动的,情绪是细致和丰富的。这一切总体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淡雅的意境。这便是张贤明作品的品格。 我们期待着张贤明工笔花鸟画艺术的新的进步和更大的收获。 |
|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 |